新闻

展览讲座·
教学科研·
专业竞赛·
对外交流·
师生风采·
员工活动·
综合新闻·
招生工作·
设计动态·
首页 > 新闻 > 综合新闻
致新讲堂 • 回顾|孟凡浩:与日俱新——可持续语境下的新旧共生 2023-03-25 阅读:

致新讲堂 • 回顾|孟凡浩:与日俱新——可持续语境下的新旧共生
( 发布日期:2023-03-25 阅读:次)

3月22日下午,beat365特邀line+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2020-2022RIBA中国百位建筑师孟凡浩先生做客「致新讲堂」,作主题为《与日俱新——可持续语境下的新旧共生》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堂吸引了数百位校内外师生现场聆听,同时线上180余人参会。beat365环境设计系主任陶伦副教授主持该场讲座。

 

讲座回看

 

1.jpg


本次讲座,孟凡浩以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分享八个乡村、遗产、城市更新及城乡双线并行的创作实践,强调在地性与文化赋形之于设计的意义

 

(项目一)浙江建德的渔香茶舍是一个面向城市群体的公共建筑,处于江南乡村山水之中。如何消解建筑体量、如何以合适的形式语言,让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并使更多风景映入游客视线之中是孟凡浩在进行设计考虑的要点。本次设计利用地形高差以及材料和建筑体量适配,达到建筑与景观的平衡。渔香茶舍虽然在形式上是简洁的,但其背后使用的技术手段颇为复杂。据此,三种混凝土夹心墙系统被应用到不同使用需求的场景之中。孟凡浩强调,渔香茶舍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新建建筑,更是一个山坳的场所构建,是一种回应自然与历史人文可能性的情境更新

 

11.png


(项目二)关于场所气质的更新——云南东风韵艺术中心。孟凡浩提出,极具地域特色的红色土地与超尺度的雕塑装置群落构成了场地与语境,因此艺术中心需要考量场地的原有秩序与生态结构。此次实践从自然中寻找灵感,用五块天外来石组成的“红色石阵”,与非常规的建筑及其现代化、工业化材料实现有机结合,完成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孟凡浩抛出论调:“在地性”不是一种具体的符号、形式或材料,它可能是因应自然的智慧,是建筑师们的认知方式和应对策略,以此为当地提供一种全新的体验型的空间。它与过去的文脉有关,但更有关于此时、此地和未来

 

111.png


(项目三)大理洱海驿站是一个自然生态湖泊环境更新的项目,孟凡浩强调要在守住保持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根据山形、地貌等环境特征,完成地形的缝合,从而搭建一个与苍山洱海对话的公共空间。

 

(项目四)杭州富阳东梓关——46户回迁安置农民房复活了一个500年历史的老村子。这个设计案例作为“新杭派民居示范区”,东梓关回迁农居试图探索出一种适合乡村大规模人居环境的改善策略和操作模式。孟凡浩介绍,由于设计服务对象、宅基地政策、成本造价与品质平衡等条件的制约,这一乡村振兴项目给了团队一个深入思考建筑师介入当代乡村建设的立场、角色与定位的机会。建筑师需要明确,当代乡建既不同于城市空间营建,也不具备传统村落般有序生长的组织要素,如若能在保有设计主张的同时兼顾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将会集聚更多积极正面的社会效应,进一步激活乡村的内生活力

 

2.png


22.png


(项目五)泰安东西门村活化更新项目,是建筑超越其功能性、美观性、经济性,作为媒介衍生出附加价值的又一乡村样本项目。孟凡浩团队跳出传统建筑设计范式,结合特定社会语境和政策,并积极整合上下游资源,架构一套从策划设计到建设、运营、传播的创新开发模式,让建筑师实现从“赋形者”到“赋能者”的角色转变

 

3.png


(项目六)飞?集•松阳陈家铺是孟凡浩及其团队line+将传统历史保护村落的历史包袱转换成发展动力的民宿更新改造实例。谈及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孟凡浩认为应当在“新”、“旧”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在融于传统风貌的同时,提升业态功能,打造精致的居住体验。因此,乡村改造不仅需要维护自然环境和传统文脉,也需要营建适合现代生活需要的高品质空间

 

33.png


(项目七)莫干溪谷•一亩田。项目位于德清市莫干山东麓,其设计创作围绕“聚落”一词展开探索。孟凡浩指出,本次设计是一次将地产项目文旅化的大胆尝试,挑战了地产的标准化产品体系,构建了融合新型度假生活方式和以居住空间为载体的田园聚落社区。不仅将公寓设计成与在地环境边界关系友好的聚落,也实现传统要素的现代化转译和工业建造的本土表达

 

333.png


(项目八)灵隐寺文化保护提升是目前line+在建造中的一个项目。孟凡浩介绍道,需要从灵隐寺的历史文脉、历史规制中寻找内隐的秩序,并结合现实需求以此达到“自然”修复的目的。综合保护提升后的灵隐寺将继续坚持人本性,向信徒群众提供更多开放的功能和空间,将角色从一个功能单一的千年古刹转变为一处弘扬佛学精神的交流场所以及可以沉浸式体验多元复合场景的文化地标

 

通过模式赋能、形式赋能、类型赋能、材料工艺赋能等方式,孟凡浩以在地性与适宜性的设计实践积极回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的变化以及场景的更迭。孟凡浩所做的空间更新实践从在地性文脉的重拾与传承、营建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创新突破、空间形式的叙事性表达等众多方面对城市与乡村建筑的共生关系展开探索,不断挖掘建筑本体之外的价值,使建筑在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等顶层领域,释放其应有的力量。

 

4.png


44.png


5.png


「致新讲堂」是beat365侧重“设计+”的专题学术品牌活动。在新文科背景下,讲堂以设计创新为切入,“新文科”建设时代际遇中,搭建跨专业、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与相邻学科的互动,衍生新的知识体系

通过「致新讲堂」

 

55.png


555.png

 

浙ICP备05073962号
Copyright 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关注ADC | 
| | 办公网 |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
链接 Links
联系 Contact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电话:0571-28008576